郁南县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今年入汛以来,郁南县降雨偏多,已进入主汛期和防汛关键期。特别是在近期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的情况下,郁南县自然资源系统认真落实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将全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是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要求各各责任人、巡查员密切监视天气和汛情发展。与气象、水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滚动预测预报,科学判断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根据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形势,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工作争取有效时间。各自然资源管理所充分发挥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扎实做好排查、监测、巡查、预警、应急预案演练等重点工作,确保情况准确、措施到位、防范有力。截至目前,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黄色预警5次,并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广大群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到早预报、早防范,抢在可能发生灾情之前及时果断地采取防灾措施。
二是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全县范围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地毯式排查,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对排查中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避险建议。由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专业巡查队伍等技术单位对全县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6次“拉网式”排查,并开展了相关技术评估,为后续开始工作提供依据。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方案预案,强化防御措施,及时转移、妥善安置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发生严重险情地区的群众,加强巡查防守和险情抢护,今年以来,累计出动地质灾害巡查597人次,排查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没有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当然人员伤亡情况,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是进一步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摒弃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建立县、镇、村三级监测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综合协调、责任到人”的原则,发挥群测群防体系功能。各镇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短信、微信等公众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极端天气下应急处置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发出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手中,大力普及灾害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全民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意识,保障群众自身安全。
四是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切实加强对应急值班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对重点灾害隐患点派专人负责监控,提升突发险情灾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地质灾害。落实应急准备措施,确保工程调度、巡查防守、物资保障等各环节防控措施到位。一旦出现险情和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抢救,避免次生灾害,努力把事故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重要情况或突发事件、重大险情灾情,做到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好后续跟踪报送,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坚决杜绝漏报、瞒报。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已进入战备状态,确保随时投入应急抢险。
五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我局紧密跟踪已落实资金的在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治理的有都城中学飞凤山项目,该项目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复工,现已完成投资的51%,由于项目需要进行设计方案变更,目前正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在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另外两个项目河口镇和都下榃项目、河口镇竹头围项目,分别投资80万元和110万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将于近期组织验收。桂圩木蔃细寨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设计项目也正在抓紧推进中,通过地质灾害项目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