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见证丨肇庆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十年发展纪实
自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以来,肇庆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始终秉持“保护产权、登记为民”宗旨,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形成“一市多特色”的创新发展格局,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群众权益、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一、党建引领筑基,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打造“窗口党旗红”等服务品牌
肇庆市不动产登记系统以“窗口党旗红,用心优服务”为核心,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推动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
(二)优化窗口布局与功能分区
德庆县科学规划登记大厅,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综合受理窗口和便民设施,日均接待量达200-300人;鼎湖区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精简50%登记环节,办理时间缩短80%;怀集县整合交易、税务、登记等部门,实现“一表申请、一窗通办”,业务平均耗时压缩至1个工作日。
(三)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
广宁县推出“扫码即查”办事指南,实现业务材料线上预审;四会市上线“互联网+不动产审批系统”,实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业务“智能秒批”;全市推广“不动产登记+金融”“不动产+法院”等模式,抵押登记最快1小时办结,服务效率全省领先。
二、科技赋能改革,破解民生痛点
(一)“四即”服务模式全覆盖
全市常态化实施“交房即交证”“交地即发证”“竣工即发证”“抵押即交证”。如:端州区锦绣山河等楼盘实现“一手拿钥匙,一手拿证”;封开县协同推进地籍调查与工程验收,累计颁发证书11.8万本;鼎湖区通过系统智能审批,预告登记等业务实现“秒批秒办”。
(二)“带押过户”全省领跑
肇庆市率先探索二手房“带押过户”,联合13家金融机构推出5种组合模式,累计办理业务802宗,交易金额超4.3亿元,降低群众资金成本超400万元;怀集县创新“解押即拿证”,群众还贷后可直接在银行领证,减少跑动2万余次。
(三)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清零
四会市出台专项处理意见,解决135栋楼、6000户业主“登记难”;广宁县通过实地踏查、资料补录,化解联和镇成人文化学校等房改房难题;怀集县建立台账管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797套,化解率100%。
(四)跨域通办与便民服务延伸
肇庆市与桂林、贺州、梧州、云浮、惠州等市已实现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跨省(市)通办;封开县将服务延伸至乡镇、法院和金融机构,打通“最后一公里”;广宁县取消继承强制公证,推行周六加时服务和农村工本费扫码缴费,惠及边远地区群众。
三、数据见证跨越,服务助力发展
(一)效率跃升,全省标杆
全市一般登记业务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最快1小时办结;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80.4万本、证明34.3万份,登记财产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二)数字转型,智慧管理
鼎湖区完成存量档案数字化13.9万份,搭建线上查询平台,累计提供档案服务30万次;德庆县推行电子证照和自助查询机,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通过“企业专窗”“保姆式服务”等举措,为企业减免费用超10万元;肇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广“微窗口”“微服务”模式,协助缴税394.7万元。
(四)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累计开展上门服务、远程视频见证等1.2万次,二手房“带押过户”等创新模式获国家、省级推广,社会综合成本降低超亿元。
十年来,肇庆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12月28日,为星湖名郡小区的业主颁发了第一本不动产权证,标志着肇庆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迈出历史性一步,登记财产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十年来,全市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340余万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肇庆市将继续秉持“保护产权、登记为民”的宗旨,持续深造各地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为肇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编章!